中军网
 欢迎您的到来

中军网-时代的脊梁

客服热线13911269681

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人民不会忘记英雄-纪念不是将军的将军冯白驹和周保中两位英雄

发布时间:2023-11-29

   作者:创始人

阅读:0

[摘要] 中国革命史上荣获一级勋章,是对战争年代立下卓越功勋人员的表彰。冯白驹、周保中虽然55年没有授衔,但是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55年大授衔,根据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

中国革命史上荣获一级勋章,是对战争年代立下卓越功勋人员的表彰。冯白驹、周保中虽然55年没有授衔,但是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55年大授衔,根据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不同时期,对我军的有功人员分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勋章分三级,其中一级勋章最难获得。

  那么第一次大授衔时,获得一级勋章到底有多难?

  初次授衔,我军共评出1614位开国将帅,获得三个一级仅144人,其中有10大元帅、10大将、47开国上将、59开国中将以及15个功勋卓著的开国少将。此外,还有两位没有获得军衔但获得3个一级勋章的开国功臣,就是东北抗联的周保中,琼崖纵队的冯白驹。

  如果冯白驹参加授衔,至少是开国中将甚至是上将。

  但是,由于建国初期的反“地方主义”,让冯白驹提前离开了军队,从而和军衔擦肩而过。

【一级勋章】

  冯白驹的名字,是和海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冯白驹,很难有海南岛23年红旗不倒。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冯白驹热爱家乡,熟悉当地风土民情,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参加和领导过学生运动、农民运动以及山地游击战,在和白军、日军、顽军和薛岳长期斗争,最终完美地诠释了“胜者为王”的真谛。

  新中国成立伊始,周公曾说:海南的武装斗争坚持23年红旗不倒,这是很大的成绩。同时,周公还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盛赞冯白驹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

  没有冯白驹,解放海南也会充满变数。琼崖游击队由于长期孤立无援,很多时候和上海、苏区完全失去联系,在敌人的高压政策下,游击队几起几落,全靠冯白驹的执着,像烧不尽的野草一样顽强生存下来。

对琼崖纵队来说,冯白驹是这支部队当仁不让的旗帜和灵魂。对比金门登陆,距离大陆更远、守敌更多的海南岛,如果没有琼崖纵队,登岛解放显然会有更多变数。

【琼崖纵队】

  大授衔时,琼崖纵队的领导有4位被授予军衔。副总队长和琼崖纵队政委庄田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副司令员马白山是开国少将;吴克之、陈青山1955年授大校,1961年、1964年分别晋升少将。有人认为,冯白驹和开国中将或上将擦肩而过,主要是转入地方工作。但这种说法不太全面,因为刚解放海南时,冯白驹仍然是海南军区的一把手。所以,有很大可能参加我军第一次大授衔。

  解放海南岛以后,邓华是海南军政委员会主任,当时是四野15兵团司令员。冯白驹是副主任,这个军政委员会还有9人,包括韩先楚、袁升平、张池明等。从第一次授衔的情况看,邓华、韩先楚是上将,袁升平、张池明是中将。所以,从建国初期的情况来看,冯白驹评军衔大概率会是中将。

【冯白驹】

  建国初期,冯白驹是海南区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和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在北京受到过主席接见。后来十大元帅之一的朱老总、刘伯承、陈毅、贺老总等名帅,分别会见了冯白驹,由此可见,我军高层对冯白驹在海南坚持斗争很重视,上级还给海南拨了6亿救济款。周公亲自安排冯白驹住院检查身体,让他分外感动。

  1952年3月,全军干部评级,冯白驹被评为行政七级(对应军队准兵团级)。如果按照这一级别,冯白驹留在军队就是准兵团级。当时的准兵团级一共是58人,后来贺炳炎被授予开国上将,54人被授予开国中将,解方、段苏权和陈沂被授予开国少将。当时华南的准兵团级,有文年生、方强、李作鹏和詹才芳等人。如果转入地方则是行政七级,和李坚真、林平、朱涤新、曾志等人平级。

【开国中将詹才芳】

  1952年6月,反“地方主义”彻底改变了冯白驹的人生。建国初期,为什么会开展反“地方主义”?

应该说,这和当时广东特殊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条件息息相关。解放前,广东(包括海南)是海外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华侨的数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三。广东地区华侨人数众多,和解放前为了讨生活、大批人闯南洋有关。开国元帅叶剑英,开国中将庄田和卢胜,以及开国少将曾生,都是从广东走出来的华侨将帅。建国初期,全国土改风起云涌,各个地区你追我赶。但是,叶剑英、方方和冯白驹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对华侨众多的省情非常了解,没有一刀切“强行没收”,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温和土改方式。此举受到主席“迷失方向”的批评,并要求陶铸加大土改力度。

【解放初期的叶剑英】

  陶铸是湖南祁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后任叶挺的少校副官。南昌起义时,陶铸和叶挺一道经历了三河坝分兵的失利。随后的广州起义,任总指挥部参谋的陶铸,也和起义领导人之一叶剑英在广州熟识。

广州起义失败后,陶铸被派往福建,创建闽东根据地。

  1932年,陶铸见到了主席和朱老总。受到朱、毛的赞赏。第二年,陶铸被派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由于顾顺章叛变,陶铸被捕入狱,在南京的四年半,陶铸深入研究理论。全面抗战爆发后,陶铸被周公营救出狱,协助董老训练干部。不久,陶铸和李先念拉起了一支队伍,即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筹备七大时,陶铸被主席召回延安整理编纂军事文献和政策文件等。解放时期,被派往东北战场。平津战役,陶铸在和傅作义的谈判中起到很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因为剿匪的问题,受到主席的严厉批评。随后,主席调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主持广西事务,一年完成剿匪。陶铸在广西表现出色,主席对陶铸放手推进广东土改。

【陶铸、曾志和女儿】

  陶铸主持广东土改工作后,一改之前的温和之风。在广州举行的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排名第三的书记陶铸主持会议,对“地方主义”提出了严厉批评。第一书记叶剑英、第四书记方方,先后作了自我检讨。

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也受到批评。眼看广东一大批本土干部受到批评,叶剑英颇为自责,甚至说了“主帅无能,累及三军”的话。为了保护琼崖纵队的干部,冯白驹也作了自我检讨。

这次会议后,冯白驹调任华南分局统战部长,虽然仍保留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第一政委职务,但实际上已经靠边站了。同年底,抱病的叶剑英调回北京。

反“地方主义”后,方方和冯白驹逐渐淡出。

  冯白驹离开了军队,1955年没有授衔。但是,鉴于冯白驹在创建琼崖纵队和配合解放海南的重大功勋,他和于学忠、周保中、孙蔚如等人一道,选入国防委员会。冯白驹和周保中“一南一北”两个代表,荣膺三个一级勋章。

【方方】

  冯白驹离开军队,和陶铸的反“地方主义”有关。当然,按照建国以后的工作需要,即便没有因反“地方主义”受到影响,冯白驹大概率也会转入地方主持海南和广东的建设。只能说在土改工作的事件,让这位将领加速了离开军队。尽管没有参加评衔,但是冯白驹的大名一直在人们心中。

  冯白驹将军,是我军大勇、大智、大忠的代表。坚守海南23年,冯白驹一直把群众看作“衣食父母”。正因为如此,海南各族人民对这位无衔将军“老冯”念念不忘。


抗联11位军长,仅1位坚持到解放。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是我党在东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尽管有11位军长参与抗联,仅有1位坚持到解放,并未获得军衔的授予,仅获得了“三个一级”勋章的认可。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这些军长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军衔?

  在这11位军长中,周保中是唯一一位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仍然活着的军长。然而,他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没有被授予军衔,只获得了“三个一级”勋章。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原因?我们将通过详细的叙述来了解周保中的事迹和他作为一位坚定的抗战指挥官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

坚定抗战信仰的少年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的白族人,1902年2月7日出生。年仅15岁的1917年,周保中就加入了军队,参加了护法战争,并在战后被送往云南讲武堂接受军事培训。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军第6军56团副团长。与此同时,周保中偶然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念,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郭德昭的引荐,他与党组织秘密联系,成为了一名半地下党员。

  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导致国共决裂,周保中深感焦虑。他收到党组织的命令,要求他留在第6军继续进行秘密工作。尽管内心不愿意与我军交战,但出于使命和责任感,他还是留了下来。由于出色的能力,他很快升任副师长,并负责联络和兵员运输工作。随后,周保中前往苏联学习军事和政治知识。在苏联期间,他结识了叶剑英,并于1940年获得上校军衔。

艰苦的抗联岁月

   1940年,周保中被派往东北满洲省,负责组织抗日联军的建立。在他的指挥下,抗联部队勇猛地抵抗了日军的进攻。然而,他们面临着极端恶劣的作战环境。东北的气候严寒,气温在冬季降至零下30到40摄氏度,而抗联战士们的衣物相对单薄,难以承受严寒的折磨。每年冬天,许多战士被冻死。此外,他们还经常挨饿。

  在当时,日军会将村民集中管理,每户只允许保留最少的粮食。如果有人私自交换或买卖粮食,就会受到日军的严惩。因此,抗联战士们面临着持续的饥饿。粮食短缺问题比枪炮更加严重。连续几天不吃饭或者连续三五顿不吃是家常便饭。周保中所在的部队曾被日军围困整整7天,粒米不进,最终只剩下5个人。周保中在苏联接受训练后,他和部队成功空降东北,并炸毁了日军的要塞,为苏联红军后续进攻创造了条件。他们与苏联红军一起,最终将日本鬼子推下海。

战后的奋斗和荣誉

   解放战争结束后,周保中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服务。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继续指挥部队与国军作战。然而,1954年,他因病住院疗养,再加上胆结石复发和年事已高,无法继续战斗。因此,他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尽管如此,周保中在1955年的国庆节授衔仪式上获得了“三个一级”勋章的认可,这是对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贡献的肯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未获得军衔的授予。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度受到了怀疑,或者是因为其他政治原因。

  直到2014年,周保中的授衔之谜才被揭开。当时,中央军委决定追认抗日战争时期的军衔,并授予了11位抗联军长军衔。然而,由于技术原因和时间限制,该决定未能及时落实,导致周保中未能获得军衔的授予。

   这一解释消除了关于周保中授衔问题的争议,确保了他应有的军衔地位。周保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对抗日战争的坚定信仰得到了公正的认可。

周保中的功勋永存

  尽管未能获得军衔的授予,但周保中作为抗联军长的功勋和贡献无可置疑。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英勇的作战能力,带领部队与日军进行顽强的战斗。他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保中去世后,他被追认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功臣、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他的事迹被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典型事迹教材《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典型事迹选编》中。

  周保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那个特殊时期中国人的伟大勇气和坚定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英勇行动将永远铭记于心。

整理:郝文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