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网
 欢迎您的到来

中军网-军情新视野

客服热线13911269681

南下支队红色传承二百一十讲:沁园春雪的磅礴和博大

发布时间:2024-11-15

   作者:创始人

阅读:0

[摘要] 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创建红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强国之魂。大家好我是红色传承人郝文武,这里是南下支队红色传承二百一十讲:今天探讨的话题是,沁园春雪的磅礴和博大。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震惊

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创建红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强国之魂。大家好我是红色传承人郝文武,这里是南下支队红色传承二百一十讲:今天探讨的话题是,沁园春雪的磅礴和博大。

红色文化幻灯片1_看图王

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震惊山城,至今无人超越。在谈判期间,柳亚子曾去会见毛泽东,并请他为自己写一首诗词,因为毛主席的诗词写得尤为出色。然而,当时毛主席表示因压力大和心情不佳,暂无创作诗词的兴致。但后来还是把在1936年2月,他还是写下了《沁园春·雪》。抄一份手稿送给柳亚子先生

  该词描绘了毛泽东看到大雪覆盖的山川时的壮丽景象,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独到评价。整首词语气豪迈、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革命豪情和壮志。

对于民国时期有人试图通过诗词挑战毛泽东的情况,毛主席以幽默而藐视的态度回应。他认为这些作品不过如此,甚至用“鸦鸣蝉噪”来形容,显示了他对这些所谓挑战的蔑视。同时,他也坚信思想和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战胜任何形式的挑战或困难。

  总的来说,《沁园春·雪》不仅是一首震撼人心的诗词佳作,更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思想、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融合与体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大家都知道,1936年2月的长征有多艰辛吗?8.6万人的队伍跋涉到了陕北,最后只剩下7600人,其中一半是伤员。紧接着,他们就开始了东征之旅。在榆林市清涧县袁家沟的平房里,毛泽东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场大雪,这景象激发了他创作《沁园春·雪》的灵感。诗中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丽景象,不正是在与天公试比高吗?古往今来,又有哪位诗人的诗词能够与之媲美呢?

  面对这样的壮丽山河,无数英雄为之倾倒,为何会如此着迷?不正是因为这片万里江山如此美丽吗?它令人陶醉,引无数英雄竞相折腰。这里的“折腰”并非真的指弯腰,而是表达了对美好河山的无限向往和敬仰之情。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各有千秋,但在这伟大的时代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辉煌成就虽然值得称赞,但与今朝的伟大事业相比,却显得逊色不少。

  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如“天对地”、“峰对谷”,而毛主席的词作正是遵循了这一传统。他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加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毛主席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充分展现了他对伟大时代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当毛主席完成这首《沁园春·雪》后,其豪迈的气概和深刻的内涵深深打动了人们。它不仅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当读到这首词时,我们都会为那伟大的时代和英勇的英雄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关键词: